河蟹抱卵蟹掛籠注意事項與相關建議 |
出處:江蘇省河蟹產業技術體系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22-04-01 21:46:00 |
抱卵蟹掛籠排幼是河蟹育苗過程中的關鍵核心環節之一。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江蘇沿海灘涂抱卵蟹集中掛籠排幼時期,科學規范做好抱卵蟹掛籠有助于提升繁育種苗質量,對后續一齡蟹種培育及成蟹養殖至關重要。為進一步做好2022年度河蟹育苗工作,農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計劃試點(特色水產產業-河蟹)項目組、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建議各河蟹育苗經營主體從抱卵蟹規格、抱卵數量與質量、背甲顏色、外部特征等方面科學規范做好掛籠工作。
一、抱卵蟹規格相對統一是提升種苗質量與后續成蟹養殖回捕率的重要主導因素
自2018年以來,利用特大規格河蟹親本(雌蟹250g/只、雄蟹350 g/只以上)進行規;庇蔀榱诵袠I內主導方向。一時間,河蟹親本規格“越大越好”成為“價值導向”,導致無序引種現象突出,科學育種理論與技術體系匱乏。
生產實踐表明,河蟹親本規格合理區間為:雌蟹150~250g/只、雄蟹200~350g/只。河蟹親本規格相對統一是提升種苗質量及后續成蟹養殖回捕率的重要主導因素。在掛籠期間,抱卵蟹規格相對統一,胚胎、溞狀幼體發育相對同步,在后續一齡蟹種培育及成蟹養殖階段個體生長速度相對均衡、個體規格相對均勻,有助于減少因蛻殼不同步導致的種內互殘行為,有利于提高回捕率。
抱卵蟹掛籠規格以未受精時的親本規格核算,不以抱卵后實際重量劃分。在實際掛籠期間,推薦以“25g”作為組別分界點,即雌蟹150~175g/只、175~200g/只、200~225g/只、225~250g/只、250~275g/只分別為同一組別,并分別掛至對應育苗土池中。
二、甄別抱卵蟹抱卵數量與質量,科學劃分抱卵等級
胚胎先天發育不良或已成為當前河蟹育苗過程中的重大隱患。河蟹親本規格越大,若體內營養積累不足或性腺發育不良,容易導致抱卵數量較少、質量偏差,營養供給不足易導致胚胎先天發育不良,可能導致繁育種苗質量下降。在實際育苗生產過程中,一般情況下,隨著河蟹親本規格增大,抱卵蟹抱卵質量呈顯著下降趨勢。抱卵量不足在特大規格河蟹親本中占一定比例。
在掛籠期間,各河蟹育苗經營主體應注意甄別抱卵蟹抱卵數量與質量,并科學劃分抱卵等級(從優到劣依次為一級、二級、三級)。一級抱卵蟹螯足與附肢齊全,體表無明顯破損,爪尖無磨損,活力旺盛。抱卵數量多,呈“搖搖欲墜”感。卵塊形狀呈典型的“花瓣”狀,明顯區分為“八瓣”,左右對稱,呈現深褐色;二級抱卵蟹螯足與附肢齊全,體表無明顯破損,爪尖無磨損。抱卵數量較多但未呈現出典型的“花瓣”狀或“花瓣”間隔不明顯,顏色多呈黃褐色;三級抱卵蟹螯足或附肢缺失,或絨毛和剛毛缺失,或爪尖磨損,抱卵數量明顯偏少,顏色呈黃褐色。
 圖1. 一級抱卵蟹
 圖2. 二級抱卵蟹
 圖3. 三級抱卵蟹
三、區分背甲顏色與外部特征明顯變化的抱卵蟹,規避潛在風險
在池塘養殖過程中,河蟹背甲顏色發生明顯變化一般為非有利變異或視為病害問題。在成蟹養殖后期,背甲發生明顯顏色變化的成蟹不建議作為親本,包括背甲顏色未明顯變化但未呈現典型的青綠色的河蟹。
在抱卵蟹掛籠期間,應注意篩選背甲呈現不同顏色的抱卵蟹,建議將呈現典型青綠色與其他顏色(淺紫色、黃褐色等)的抱卵蟹區分掛籠。此外,篩選抱卵蟹時還應注意其他外部特征,螯足絨毛和附肢剛毛缺失的抱卵蟹建議淘汰。
 圖4. 背甲顏色明顯變化的抱卵蟹
 圖5. 絨毛與剛毛缺失的抱卵蟹
四、相關建議
長期以來,河蟹育苗經營主體一般按親本規格設定繁育種苗銷售價格,親本規格越大,單位售價越高。在實際育苗生產過程中,建議廣大河蟹育苗經營主體應從抱卵蟹規格、抱卵數量與質量、背甲顏色、外部特征等方面科學合理劃分種苗等級,從掛籠階段開始科學規范做好河蟹育苗工作。
(本文作者:付龍龍,農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計劃試點(特色水產產業-河蟹)項目組、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
(本文已被瀏覽 3226 次) |
|
|
|
文章分類 |
|
|
|
|